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府文件 > 正文
甘谷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7-07-31 15:36:01    来源:甘谷县政府办
甘谷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甘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王旭红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6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全县2016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财政经济政策,全面落实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财政收入平稳回升,民生、重点项目、重要领域支出保障有力,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推进,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财政收支预计执行情况
   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965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0%,较上年62634万元增收7016万元,增长11.2%。
财政总支出329442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100.0%, 较上年290914万元增支38528万元,增长13.2%。
   ----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66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增收3110万元,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1858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0.4%,增收83万元;非税收入1908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18.9%,增收3027万元。
   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县公共财政预算为193406万元,加上级年度预算中追加的各类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安排支出及上级下达专项资金95894万元,当年变动预算为289300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8930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0%, 增支22669万元,增长8.5%。
   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663万元,加上级各项预计补助收入25190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792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3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7万元、调入水土保持补偿费1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06863万元。公共财政总支出289300万元;上解支出570万元;归还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792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赤字933万元,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基金总收入23513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收入12204万元、基金专项补助收入719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4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9万元;基金支出18216万元,归还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000万元,调出资金15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1282万元。
上述全县财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是按照全县2016年年初预算数预计汇编的,决算正式编审结束报省财政厅批复后,还将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经济发展增比进位指标完成情况
   涉及财税的经济发展增比进位指标有4项,分别如下:
   1、人均公共财政收入592元(按全县总人口计算)。
   2、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9.3%。
   3、税收收入完成37293万元。
   4、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为11.5%。
   (三)GDP(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指标完成情况
   涉及财政的GDP核算指标为2项,分别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9.0%。
   2、八项重点支出完成248440万元,增幅为18.0%。
   2016年主要财政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研判分析,努力做到应收尽收。2016年,面对财政收入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和财政运行情况分析会,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分解任务、协调调度、倒排时间表等多种措施和办法,加大税源监控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但是税源萎缩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扭转,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一是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尤其是纳税骨干企业大唐甘谷发电厂、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等收入大幅下滑,加之天水烟草公司甘谷经营部从2016年起不再下划收入,导致县财政收入减少。二是县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投资明显萎缩,竣工和销售面积大幅回落,全县房地产业相关税收维持低位徘徊。三是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小微企业继续实施税收优惠等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是非税收入受国家逐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的影响,收费总额大幅缩减。
   (二)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支出。不断强化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困难意识,在预算执行中,引导各预算单位理解支持财政工作,从严控制追加,压缩一般性经费支出,特别是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实现了“三公经费”支出压缩10%,各部门县级安排的业务费、专项资金压减15%,全力保障教育、民生、职工工资等重点支出。
   一是教育投入持续加力。全县教育支出91700万元,其中拨付营养餐资金5162万元;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6836万元;拨付各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1592 万元;拨付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助资金8260万元;拨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92万元;拨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777万元。
   二是惠农资金优先保障。落实农林水事务支出37892万元。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3741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16万元;退耕还林现金补助1292万元;农业生产保险补贴408万元;草原生态奖补资金 128万元。
   三是民生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700万元,其中筹集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83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14171 万元、残疾人事业费323万元,确保困难群众的生活需要;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895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20242万元、职工医疗保险金、生育保险基金及工伤保险基金2000万元;落实就业培训及公益性岗位人员补助资金1460万元,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得到充分落实。
   四是人员工资全额发放。按时足额发放了在职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兑现了全县干部职工2014年科学发展业绩奖8500万元和2013年津补贴调标3929万元。
   (三)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共获得上级补助资金251905万元,增长8.6%,较上年增加19891万元,其中可统筹安排的财力补助资金70783万元,较上年增加7896万元,提高了我县财政保障能力。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1926万元,有效缓解了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资金压力。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调度资金2.1亿元,支持了麦甘路、316国道改造、教育薄弱学校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二是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力度。累计整合精准扶贫资金20亿元以上,分解到贫困村资金为11亿元以上,占55.0%,重点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落实资金4645万元,完成124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公共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村达到405个,实现了全覆盖,每村落实维护维修资金3万元,到位资金1215万元,为村级基础设施维护维修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支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
   (四)撬动各类资金,精准扶贫全力推进。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要求,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任务,与“1236”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全力推进。一是采取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草食畜牧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等形式向群众提供金融支持。2016年,共发放双联贷款4000万元。二是全面启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工作。2016年度省上下达我县专项贷款额度5.2亿元,其中:发展型贫困户 10165户,落实发放贷款金额50678万元。三是全县15个乡镇405 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组织,安排财政引导资金5240 万元,启动实施了以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为平台的“双助贷”工程,使全县每村互助资金达到100万元以上,为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四是依托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和使用情况,在核定还款能力的基础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积极承接国开行贷款,投入扶贫开发,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五是按照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统计工作的要求,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审查,认真核对惠农政策落实和精准扶贫贷款发放情况,为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深化财政改革,理财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不断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理财能力,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审核预算重点由收支平衡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安排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力度,收入预算逐步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积极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了将政府性基金中应统筹使用的资金调入公共财政预算机制。二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6年,盘活各类财政存量资金3915万元,其中:按收回资金项目继续安排使用687万元、统筹使用3228万元。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有序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防范财政风险。积极争取债券资金额度,2016年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额度21926万元,其中:置换存量债务额度为19926万元,新增债券额度为2000万元。四是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扩大范围、细化内容,政府预决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公开到具体项目。五是建立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依据县人代会批准的2016年预算,对县级财政专项资金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重新设定了专项名称,建立了全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在甘谷县政务服务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六是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16年推广实施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县10镇5乡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减少现金支付,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全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直接支付资金16.3亿元,授权支付资金480万元,分别占财政支出的52.6%和0.2%,增强了财政统筹调度资金的能力,保证了资金安全。
   (六)加强财政监督,资金安全有效保障。一是启动了扶贫领域“两查两保”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取得良好成效。二是认真开展扶贫资金、会计制度专项检查。围绕扶贫资金、部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会计基础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不断规范和完善单位财务机制和制度。三是扎实组织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进一步严格预算收支管理、细化部门预算、加强账户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加强资产收入管理、扩大公务卡强制结算范围、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政府采购、推进预决算公开等具体措施,在党风廉政建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规定等方面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四是认真开展国有资产专项清理清查。用3个多月时间对全县152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不重不漏、不留死角”的原则进行了全面清查核实。经清查,截止2015年底全县国有资产为24.36亿元,其中房屋18亿元,通用及专用设备4.8亿元,其他固定资产1.56亿元,摸清了家底,强化了监管。五是认真开展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活动。按照“业务能力有提高,财务工作上水平,风险管理有成果,服务发展见实效”的目标要求,先后举办全县乡村“三社合一”财务人员和预算单位会计培训班各2期,培训内容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为重点,不断提升全县财务人员履职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各位代表,2016年在整体财力大幅下降和刚性支出大幅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全县财政工作基本做到了“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的要求,财政改革、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履职尽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有效参政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年来的财政工作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欠账较大。受建材价格和销量下滑、电力企业限产、房地产市场低迷、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县域性税源严重萎缩,组织财政收入难度加大。二是刚性支出大幅增长。2016年,兑现科学发展业绩奖、津补贴调标、工资改革及养老保险并轨、教育均衡发展、民生政策提标扩面等一次性增加刚性支出较猛,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收支平衡不能实现。欠收和增支加剧了财政困难程度,给以后年度财政运行带来极大压力。四是地方债务压力加大。2016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为53716万元,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40158万元,偿还政府债务面临的困难很大,探索新的筹资融资模式,缓解偿债压力已迫在眉睫。五是财政监管还不完全到位。监督检查力量不足,监督检查时间不够,监督检查范围不广,监督检查力度不大,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全程监管和全面覆盖。六是自身建设有待加强。财政部门内部的自身业务水平、主观努力、管理能力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关于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7年公共财政运行分析
   2017年我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内部环境仍然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尖锐。从收入方面看:电力企业发电量下降和上网电价下调、房地产市场低迷、政策性减税和降费等减收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在2016年收入大幅下滑的惯性影响下,今年要实现8%的增幅目标仍然非常困难。从支出方面看:2017年,仅人员工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机关事业单位运转经费三项基本支出高达176393万元,占到了全县总财力的69.5%,2014年-2017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约6.2亿元无财力安排。也就是说要实现“保工资、保运转”存在较大缺口。从财力保障看:2017年全县总财力为25.39亿元,而需要安排的支出高达32.24亿元,按照新《预算法》“各级预算应当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要求,有6.85亿元支出在2017年预算中无力安排。
   (二)2017年公共财政收支预算
   根据《预算法》和国家、省市对编制财政预算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大口径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2016年预计数为基数增长8.0%计算。二是人员经费及民生配套做到足额保障,机构运转只能保障基本公用经费。三是基本公用经费按标准分类安排,部门业务费无财力安排,全靠各单位向上争取解决。四是“三公”经费比上年只减不增。五是专项经费只能依据财力部分安排,总体压减50%以上。六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车改革补贴配套等暂未列入预算。七是各部门、各单位争取到位的专项资金按指标足额拨付,2014年以前的各种沉淀存量资金全部收回国库,盘活使用。八是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核定基数,分类测算,合理安排支出。九是将地方政府直接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债务管理机制,有效防控财政风险。十是收入预算逐步从约束性向预期性转变,积极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按照上述基本思路,结合全县生产总值等各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充分考虑税收和非税收入增减因素,并与上级财政部门衔接协调,提出2017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为7523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40680万元,即在2016年预计完成数基础上分别增长8.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各项结算补助等,全县总财力为253886万元。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理财原则,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相应安排253886万元。再加上预计上级专项补助和上年结转专项,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将达到35亿元以上。
   按支出经济用途安排如下:
   人员经费安排101600万元,占支出预算的40.0%;部门公用经费支出安排330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预算990万元),占支出预算的1.3%;专收专列支出95394万元,占支出预算的37.6%;保障性项目支出14595万元,占支出预算的5.8%;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出4164万元,占支出预算的1.6%;其他项目支出13801万元,占支出预算的5.4%;预备费安排3000万元,占支出预算的1.2%;消化以前年度支出挂账18032万元,占支出预算的7.1%。
   按支出功能科目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14005万元,较上年增加855万元,增长6.5%;国防205万元,较上年增加5万元,增长2.5%;公共安全6800万元,较上年增加232万元,增长3.5%;教育76879万元,较上年增加6270万元,增长8.9%;科学技术215万元,较上年增加8万元,增长3.9%;文化体育与传媒1987万元,较上年增加121万元,增长6.5%;社会保障和就业54668万元,较上年增加5835万元,增长11.9%;医疗卫生50450万元,较上年增加4400万元,增长9.6%;环境保护510万元,较上年增加15万元,增长3.0%;城乡社区事务4035万元,较上年增加168万元,增长4.3%;农林水事务27795万元,较上年减少1666万元,下降5.7%;交通运输1100万元,较上年增加34万元,增长3.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89万元,较上年增加48万元,增长7.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490万元,较上年增加16万元,增长3.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235万元,较上年增加137万元,增长12.5%;住房保障支出8560万元,较上年增加390万元,增长4.8%;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725万元,较上年增加30万元,增长4.3%;预备费支出3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000万元,增长50.0%;其他支出538万元,与上年持平。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0281万元,上年基金结余1282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对应安排原则,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11563万元,主要用于归还地方政府性债务及城市开发建设。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
   2017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6502万元,按照收入略大于支出的原则,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为6005万元,主要用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
   三、2017年财政工作的重点
   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税收严重萎缩,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与工资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形成反差,财政收支压力更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常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视困难,树立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注重服务发展,着力固本强基,不断壮大财源基础。
   一是激发市场活力。重点是落实好“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支持行政审批等制度改革,给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市场活力。在继续按照国家政策扶持企业的前提下,从技术改造、能力建设等方面帮助企业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和财政贴息,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推进园区企业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更好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提高对财政的贡献能力。做好招商引资基础服务工作,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三是助推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尽快启动建设手续完备项目;大力帮促正在建设项目,主动服务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项目。充分挖掘企业潜力,释放产能。关注涉企税收政策调整对收入的影响,关注房产税、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动态,及时做好招商、产业结构调整的应对举措。
   (二)坚持依法征管,着力挖潜增收,不断做大收入蛋糕。
   一是执行财税收入进度分析,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坚持实地调查税源,密切关注财税体制改革动态,明确收入征管部门责任。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征管措施,应对收入形势变化,加强日常收入征管。
   二是依法组织财税收入。坚持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同抓,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源并重,开源和清缴并举,明确增收的主攻点和努力方向,做到应收尽收。依托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平台,实现涉税信息资源共享,在税收上进行适时跟踪管理,堵塞征管漏洞。
   三是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挖掘城市维护税、房产税、印花税、契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这些增长缓慢但地方分享比重高的税种的增收潜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多次反复向上汇报甘谷的财政困难情况,力争得到上级对甘谷转移支付力度的支持,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加大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把握国家投资重点,结合实际,千方百计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在水利、农村文化建设、基础教育、卫生、养老服务等方面认真论证、准确申报、全力衔接,力争年内全县专项资金到位比上年增长10%以上,财政部门争取的项目资金和财力性补助比上年增长10%以上,以项目建设拉动收入增长,确保社会事业发展和重点支出需求。
   (三)坚持统筹兼顾,着力保障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严格厉行节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勤俭节约要求,大力压缩行政成本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管理,节约资金优先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完善内部风险防范和制衡约束机制,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强化监督问责,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的行为,巩固和扩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果。
   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学生政策,推进中小学“三年规划”建设实施,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支持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
   四是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就业培训等相关制度,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措施;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工资调整工作;落实残疾人补贴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推进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
   五是突出抓好精准扶贫。继续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新常态下精准扶贫工作新要求,紧扣财政实际,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以“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抓手,整合财力,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努力推动全县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按照“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资金整合原则,逐步将用途相近、范围相似的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集中力量用于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精准扶贫贷款政策落实,引导金融资金投入扶贫攻坚行动,助推各类农业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加强专项扶贫资金监管,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专项检查作为扶贫资金精准使用的主要抓手,由县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认真查找资金分配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和跟踪落实。
   (四)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强化监管,不断提升资金绩效。
   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预算法》规定,逐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年度预算刚性约束;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库建设,努力推进预算建设项目先评审、后入库、再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全面铺开绩效评价,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逐步实现每项财政支出的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二是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国库资金安全管理,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源头管理,严格项目资金审批和拨付程序,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切实发挥本级财、税、库、银和预算单位横向联网作用。严格按照政府职责范围,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三是继续抓好财政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新《预算法》以及财税体制改革,整合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和载体,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贯穿于整个财政工作始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讲服务、讲效率、讲执行力,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开展,树立财政部门良好形象;抓住财政廉政建设风险内部控制关键点,把财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
   各位代表,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认真贯彻落实大会各项决议,努力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为全面实现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甘谷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附件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甘谷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
Copyright @  甘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邮箱:ggxxxzx@126.com 联系电话:(0938)5622811
新闻中心 邮箱:ggxw110@163.com 联系电话:(0938)5625345
陇ICP备09003452号     技术支持:甘肃浡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甘公网安备 62052302000005号 网站标识码:6205230001